雅虎贊助網站載入中...
國家航天局積極參與冬奧籌辦工作
# 1
在中國傳統節氣冬至到來之際,嫦娥五號搭載北京冬奧會展示品交接儀式今天下午在北京冬奧組委首鋼辦公區舉行。完成月球之旅的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會旗、會徽、吉祥物,首次與公眾見面。
12月17日,嫦娥五號在太空遨遊23天之後,首次實現了我國地外天體採樣返回。與此同時,這次嫦娥五號探測器上還搭載了國際奧委會會旗一面、國際殘奧委會會旗一面、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會旗各一面、會徽兩對、吉祥物手辦一對、吉祥物徽章兩對。這些冬奧會展示品是最具代表性、最受關注、最能闡釋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理念、願景的形象標識。
北京市副市長、北京冬奧組委執行副主席張建東,國家航天局副局長吳艷華共同為嫦娥五號搭載北京冬奧會展示品揭幕。交接儀式現場還播放了冬奧展示品裝載至探測器和從探測器取出的視頻。
國家航天局總工程師劉永德表示,此次嫦娥五號搭載北京冬奧會展示品任務成功完成,實現了航天科技與冬奧文化的完美融合,是中國航天與中國體育攜手共進,推動我國向航天強國、體育強國邁進的有利支撐。
北京冬奧組委專職副主席、秘書長韓子榮表示,嫦娥五號在太空遨遊23天之後,圓滿完成我國首次月球無人採樣返回任務。這一成就的取得,是追逐夢想、勇於探索、協同攻堅、合作共贏的探月精神的生動寫照,與更高、更快、更強的奧林匹克精神高度契合,也激勵了大家進一步凝心聚力辦好冬奧會的信心和決心。
她介紹說:“國家航天局積極參與冬奧籌辦工作,今年7月雙方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在重大航天工程方面開展合作。這次嫦娥五號探測器上搭載會旗、會徽、吉祥物等冬奧會展示品,把冬奧標識送上月球並順利返回、交付給冬奧組委,是戰略合作的重大成果,創造了奧林匹克文化與航天科技融合創新的典範。下一步,這些冬奧會展示品將帶著來自太空的'祝福',與世界人民見面,吸引包括廣大航天事業愛好者在內的社會各界更加關注、支持北京冬奧會。”
在交接儀式上,公證處宣讀了嫦娥五號搭載北京冬奧會展示品公證書。北京冬奧組委計劃將北京冬奧會展示品在北京冬奧組委展廳、相關場館進行宣傳展示,並將通過舉行有關文化活動對公眾,尤其是青少年開展宣傳北京冬奧會、展示冬季冰雪體育運動和科普航天知識。
12月17日,嫦娥五號在太空遨遊23天之後,首次實現了我國地外天體採樣返回。與此同時,這次嫦娥五號探測器上還搭載了國際奧委會會旗一面、國際殘奧委會會旗一面、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會旗各一面、會徽兩對、吉祥物手辦一對、吉祥物徽章兩對。這些冬奧會展示品是最具代表性、最受關注、最能闡釋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理念、願景的形象標識。
北京市副市長、北京冬奧組委執行副主席張建東,國家航天局副局長吳艷華共同為嫦娥五號搭載北京冬奧會展示品揭幕。交接儀式現場還播放了冬奧展示品裝載至探測器和從探測器取出的視頻。
國家航天局總工程師劉永德表示,此次嫦娥五號搭載北京冬奧會展示品任務成功完成,實現了航天科技與冬奧文化的完美融合,是中國航天與中國體育攜手共進,推動我國向航天強國、體育強國邁進的有利支撐。
北京冬奧組委專職副主席、秘書長韓子榮表示,嫦娥五號在太空遨遊23天之後,圓滿完成我國首次月球無人採樣返回任務。這一成就的取得,是追逐夢想、勇於探索、協同攻堅、合作共贏的探月精神的生動寫照,與更高、更快、更強的奧林匹克精神高度契合,也激勵了大家進一步凝心聚力辦好冬奧會的信心和決心。
她介紹說:“國家航天局積極參與冬奧籌辦工作,今年7月雙方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在重大航天工程方面開展合作。這次嫦娥五號探測器上搭載會旗、會徽、吉祥物等冬奧會展示品,把冬奧標識送上月球並順利返回、交付給冬奧組委,是戰略合作的重大成果,創造了奧林匹克文化與航天科技融合創新的典範。下一步,這些冬奧會展示品將帶著來自太空的'祝福',與世界人民見面,吸引包括廣大航天事業愛好者在內的社會各界更加關注、支持北京冬奧會。”
在交接儀式上,公證處宣讀了嫦娥五號搭載北京冬奧會展示品公證書。北京冬奧組委計劃將北京冬奧會展示品在北京冬奧組委展廳、相關場館進行宣傳展示,並將通過舉行有關文化活動對公眾,尤其是青少年開展宣傳北京冬奧會、展示冬季冰雪體育運動和科普航天知識。
# 2
董事長武曉南蹲在顏色發青的水泥地面上感慨萬分
在亮堂的國家速滑館內,北京國家速滑館經營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武曉南蹲在顏色發青的水泥地面上感慨萬分,他腦子裡閃現出“冰絲帶”從無到有的畫面,挖土方、打基礎、正負零、混凝土主體結構完成、內部結構建造、拉鋼索、曲面幕牆系統安裝,從2019年年底“冰絲帶”展露亮麗外形,到現在場館比賽照明正式通電,千餘個日日夜夜,凝結了他和他的同事以及數以千計的施工人員的無數心血。
武曉南憧憬著明天。在他的腳下,1.2萬平方米的水泥地面平整度誤差最大不超過5毫米,水泥下面是連接長度超過120公里的製冷管線。說到製冷,國家速滑館將採用二氧化碳跨臨界直冷製冰技術,也是冬奧會場館首個提出採用這項技術的場館,是中國人智慧的結晶。此舉起到了帶動作用,北京冬奧會北京賽區15塊冰面中,7塊將採用二氧化碳技術製冰。
在亮堂的國家速滑館內,北京國家速滑館經營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武曉南蹲在顏色發青的水泥地面上感慨萬分,他腦子裡閃現出“冰絲帶”從無到有的畫面,挖土方、打基礎、正負零、混凝土主體結構完成、內部結構建造、拉鋼索、曲面幕牆系統安裝,從2019年年底“冰絲帶”展露亮麗外形,到現在場館比賽照明正式通電,千餘個日日夜夜,凝結了他和他的同事以及數以千計的施工人員的無數心血。
武曉南憧憬著明天。在他的腳下,1.2萬平方米的水泥地面平整度誤差最大不超過5毫米,水泥下面是連接長度超過120公里的製冷管線。說到製冷,國家速滑館將採用二氧化碳跨臨界直冷製冰技術,也是冬奧會場館首個提出採用這項技術的場館,是中國人智慧的結晶。此舉起到了帶動作用,北京冬奧會北京賽區15塊冰面中,7塊將採用二氧化碳技術製冰。
# 3
迴轉、大迴轉、超級大迴轉有何區別
雙板滑雪電視轉播中,我們常看到一項運動員繞桿滑雪下山的比賽,最終計算時間,用時少者為勝。這項比賽統稱為高山滑雪比賽,是冬季運動中最有觀賞性的項目之一。
高山滑雪項目通常有四個單項,分別是迴轉、大迴轉、超級大迴轉、高山速降,四個單項速度依次遞增,旗門密度依次降低,旗門的作用是標出運動員在比賽中要經過的路線。
迴轉比賽速度最慢,平均時速僅30公里,賽道高度差在140至220米之間,賽道中通常會設置40至75個門,門寬4至6米,上下兩個旗門間距在0.75至13米之間。運動員從山頂沿線路連續轉彎穿越旗門障礙下滑,因為旗門密集,運動員也無法滑太快。滑行時碰倒旗桿不算犯規,運動員反而會故意去壓桿,降低速度是為了尋求最短路線,也為了不漏掉旗門。一旦漏門或騎桿過門就屬於犯規,不計成績。
大迴轉比賽的速度要快於迴轉,賽道高度差在250至450米之間,賽道中設置46至70個門,門寬在4至8米,上下兩個旗門間距不少於10米。
迴轉和大迴轉比賽考驗速度與技術,以兩次滑行成績合算。超級大迴轉和高山速降屬速度項目,按一次滑行成績決出名次。
超級大迴轉的賽道高度差達400至650米,斜坡角度更大,門寬在6至8米間,上下兩個旗門間距在25米左右,旗門數量男子不得少於35個,女子不得少於30個。
高山速降在四個項目中線路最長、滑速最快。賽道高度差達800至1100米,最快時速能達到140公里。速降中,上下兩個旗門間距在30米左右,門寬至少8米。因為速度太快,速降比賽場地中必須安裝護墊、攔網等安全設施。
此外,還常聽見平行大迴轉這個項目。這是單板滑雪中的項目,也是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項目之一。平行大迴轉賽道長度在400至700米之間,賽道落差在120至200米之間,一般設置18至25組旗門。平行大迴轉是競速類項目,比賽時兩個選手在平行設置的賽道上同時出發,繞過賽道中的旗門向下滑降,選手進行兩次較量,以用時更短者為勝。
雙板滑雪電視轉播中,我們常看到一項運動員繞桿滑雪下山的比賽,最終計算時間,用時少者為勝。這項比賽統稱為高山滑雪比賽,是冬季運動中最有觀賞性的項目之一。
高山滑雪項目通常有四個單項,分別是迴轉、大迴轉、超級大迴轉、高山速降,四個單項速度依次遞增,旗門密度依次降低,旗門的作用是標出運動員在比賽中要經過的路線。
迴轉比賽速度最慢,平均時速僅30公里,賽道高度差在140至220米之間,賽道中通常會設置40至75個門,門寬4至6米,上下兩個旗門間距在0.75至13米之間。運動員從山頂沿線路連續轉彎穿越旗門障礙下滑,因為旗門密集,運動員也無法滑太快。滑行時碰倒旗桿不算犯規,運動員反而會故意去壓桿,降低速度是為了尋求最短路線,也為了不漏掉旗門。一旦漏門或騎桿過門就屬於犯規,不計成績。
大迴轉比賽的速度要快於迴轉,賽道高度差在250至450米之間,賽道中設置46至70個門,門寬在4至8米,上下兩個旗門間距不少於10米。
迴轉和大迴轉比賽考驗速度與技術,以兩次滑行成績合算。超級大迴轉和高山速降屬速度項目,按一次滑行成績決出名次。
超級大迴轉的賽道高度差達400至650米,斜坡角度更大,門寬在6至8米間,上下兩個旗門間距在25米左右,旗門數量男子不得少於35個,女子不得少於30個。
高山速降在四個項目中線路最長、滑速最快。賽道高度差達800至1100米,最快時速能達到140公里。速降中,上下兩個旗門間距在30米左右,門寬至少8米。因為速度太快,速降比賽場地中必須安裝護墊、攔網等安全設施。
此外,還常聽見平行大迴轉這個項目。這是單板滑雪中的項目,也是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項目之一。平行大迴轉賽道長度在400至700米之間,賽道落差在120至200米之間,一般設置18至25組旗門。平行大迴轉是競速類項目,比賽時兩個選手在平行設置的賽道上同時出發,繞過賽道中的旗門向下滑降,選手進行兩次較量,以用時更短者為勝。
# 4
短道速滑:19世紀80年代起源於加拿大
短道速滑是冬季奧運會項目,比賽場地的大小為30×60米,跑道每圈的長度為111.12米,短道速滑19世紀80年代起源於加拿大,當時加拿大的一些速度滑冰愛好者常到室內冰球場上練習,隨之產生了室內速度滑冰的比賽,20世紀初,這項比賽亦逐漸在歐洲和美洲國家廣泛開展。1992年被列為冬奧會比賽項目。
短道速滑比賽採用淘汰制,以預、次、半決、決賽的比賽方式進行。4-8運動員在一條起跑線上同時起跑出發,站位通過抽籤決定。比賽途中在不違犯規則的前提下運動員可以隨時超越對手。場地周長111.12米,直道寬不小於7米,彎道半徑8米,直道長28.85米。
在速度滑冰(長道)成為一項國際化的運動項目後不久,短道速滑開始在歐洲出現。1889年舉行了第一屆長道速度滑冰世界錦標賽,三年之後,國際滑冰聯盟(ISU)於1892年成立。但是直到二十世紀初期,短道速滑才在北美地區舉行公開的比賽。1906年,美國和加拿大聯合舉辦了短道速滑的國際比賽,1921年開始舉行每年一度的國際短道速滑錦標賽。1920-1940年間,短道速滑在北美地區迅速普及。
1932年冬奧會的組織者甚至把長道速滑改成類似於短道速滑的的形式,其刺激程度也大大增加。1976和1977年舉行了最初的兩屆短道速滑世界錦標賽,但是沒有得到ISU的正式承認。ISU官方承辦的短道速滑錦標賽開始於1978年,但是第一屆ISU短道速滑世界錦標賽直至1981年才在法國的默東舉行。
早在1932年的普萊西德湖冬奧會上就出現了類似與今時短道速滑形式的短道滑冰比賽,當時曾引起一部分短道速滑運動員對短道競賽的形式不滿,因而拒絕參加這種形式的比賽,著名的五枚冬奧金牌得主克勞斯-桑博格就曾不與合作。1988年的卡爾加里冬奧會上設置了短道速滑的10個表演項目,直到1992年阿爾貝維爾冬奧會才正式被設立為比賽項目,此次一亮相就引起了極大的轟動,取得巨大的成功。
在短道速滑成為奧運會項目之前,滑冰運動員已經經常在短道和長道上進行比賽。短道冰場可以終年鋪設,隨時為運動員提供訓練和比賽場地。許多長道滑冰運動員就利用短道冰場練習並改進技術,其中一些人甚至參加短道速滑的比賽。隨著室內長道設施的出現,這種混用兩種賽道的訓練方式逐漸被淘汰。此外,由於短道速滑已經成為冬奧會的正式項目,運動員也不得不專注於短道的訓練,以求在這個項目上獲得成功。
短道速滑項目在1981年被引進入中國。1982年2月在北京首都體育館舉行了第一次全國短道速滑集訓比賽。1983年起被國家體委列為年度全國比賽和全國冬季運動會正式比賽項目。在1987年第六屆全國冬運會上,李金豔超過女子3000米的世界紀錄,給長期在艱苦條件下努力奮鬥的冰雪界帶來了信心和希望。
在1988年加拿大卡爾加里舉行的冬奧會上,短道速滑被列為表演項目。李琰勇奪1000米金牌,並打破1000米、1500米世界紀錄;在1989年世界錦標賽上,郭洪茹獲得3000米第一名,成為冰雪項目時隔26年之後的第一位世界冠軍;李琰在1992年阿爾貝維爾冬奧會獲得女子500米短道速滑銀牌,這是中國短道速滑第一枚奧運獎牌;1995年世界錦標賽,中國隊獲得第一枚集體項目女子3000米接力的金牌;1996年世界錦標賽上,李佳軍在1000米項目上的金牌,使中國在短道速滑項目上獲得了第一個男子世界冠軍。
1997年楊揚在日本長野舉行的世界錦標賽上獲得中國的第一個全能世界冠軍,至2002年世界錦標賽她連續奪取六屆的全能冠軍。2002年,在美國鹽湖城舉行的十九屆冬奧會上,楊揚勇奪500米、1000米兩塊金牌,為中國實現了冬奧會上金牌“零”的突破。2006年第20屆都靈冬奧會上,王濛奪得500米金牌。
2010年溫哥華冬奧會,王濛勇奪女子500米金牌,並打破十分鐘前剛被打破的奧運會紀錄。2010年溫哥華冬奧會周洋在女子1500米的賽場上,在決賽中八名選手出場的情況下,再次奪得一枚金牌並打破世界紀錄。並且在該屆冬奧會上,中國女子短道速滑3000米接力由王濛、周洋、張會、孫琳琳組成,力壓韓國隊,奪得寶貴的一枚金牌。王濛還獲得了女子1000米和500米的金牌,中國女隊包攬2010冬奧會短道速滑女子的全部金牌,這是短道速滑史上唯一一個國家包攬全部奧運金牌的壯舉。
短道速滑是冬季奧運會項目,比賽場地的大小為30×60米,跑道每圈的長度為111.12米,短道速滑19世紀80年代起源於加拿大,當時加拿大的一些速度滑冰愛好者常到室內冰球場上練習,隨之產生了室內速度滑冰的比賽,20世紀初,這項比賽亦逐漸在歐洲和美洲國家廣泛開展。1992年被列為冬奧會比賽項目。
短道速滑比賽採用淘汰制,以預、次、半決、決賽的比賽方式進行。4-8運動員在一條起跑線上同時起跑出發,站位通過抽籤決定。比賽途中在不違犯規則的前提下運動員可以隨時超越對手。場地周長111.12米,直道寬不小於7米,彎道半徑8米,直道長28.85米。
在速度滑冰(長道)成為一項國際化的運動項目後不久,短道速滑開始在歐洲出現。1889年舉行了第一屆長道速度滑冰世界錦標賽,三年之後,國際滑冰聯盟(ISU)於1892年成立。但是直到二十世紀初期,短道速滑才在北美地區舉行公開的比賽。1906年,美國和加拿大聯合舉辦了短道速滑的國際比賽,1921年開始舉行每年一度的國際短道速滑錦標賽。1920-1940年間,短道速滑在北美地區迅速普及。
1932年冬奧會的組織者甚至把長道速滑改成類似於短道速滑的的形式,其刺激程度也大大增加。1976和1977年舉行了最初的兩屆短道速滑世界錦標賽,但是沒有得到ISU的正式承認。ISU官方承辦的短道速滑錦標賽開始於1978年,但是第一屆ISU短道速滑世界錦標賽直至1981年才在法國的默東舉行。
早在1932年的普萊西德湖冬奧會上就出現了類似與今時短道速滑形式的短道滑冰比賽,當時曾引起一部分短道速滑運動員對短道競賽的形式不滿,因而拒絕參加這種形式的比賽,著名的五枚冬奧金牌得主克勞斯-桑博格就曾不與合作。1988年的卡爾加里冬奧會上設置了短道速滑的10個表演項目,直到1992年阿爾貝維爾冬奧會才正式被設立為比賽項目,此次一亮相就引起了極大的轟動,取得巨大的成功。
在短道速滑成為奧運會項目之前,滑冰運動員已經經常在短道和長道上進行比賽。短道冰場可以終年鋪設,隨時為運動員提供訓練和比賽場地。許多長道滑冰運動員就利用短道冰場練習並改進技術,其中一些人甚至參加短道速滑的比賽。隨著室內長道設施的出現,這種混用兩種賽道的訓練方式逐漸被淘汰。此外,由於短道速滑已經成為冬奧會的正式項目,運動員也不得不專注於短道的訓練,以求在這個項目上獲得成功。
短道速滑項目在1981年被引進入中國。1982年2月在北京首都體育館舉行了第一次全國短道速滑集訓比賽。1983年起被國家體委列為年度全國比賽和全國冬季運動會正式比賽項目。在1987年第六屆全國冬運會上,李金豔超過女子3000米的世界紀錄,給長期在艱苦條件下努力奮鬥的冰雪界帶來了信心和希望。
在1988年加拿大卡爾加里舉行的冬奧會上,短道速滑被列為表演項目。李琰勇奪1000米金牌,並打破1000米、1500米世界紀錄;在1989年世界錦標賽上,郭洪茹獲得3000米第一名,成為冰雪項目時隔26年之後的第一位世界冠軍;李琰在1992年阿爾貝維爾冬奧會獲得女子500米短道速滑銀牌,這是中國短道速滑第一枚奧運獎牌;1995年世界錦標賽,中國隊獲得第一枚集體項目女子3000米接力的金牌;1996年世界錦標賽上,李佳軍在1000米項目上的金牌,使中國在短道速滑項目上獲得了第一個男子世界冠軍。
1997年楊揚在日本長野舉行的世界錦標賽上獲得中國的第一個全能世界冠軍,至2002年世界錦標賽她連續奪取六屆的全能冠軍。2002年,在美國鹽湖城舉行的十九屆冬奧會上,楊揚勇奪500米、1000米兩塊金牌,為中國實現了冬奧會上金牌“零”的突破。2006年第20屆都靈冬奧會上,王濛奪得500米金牌。
2010年溫哥華冬奧會,王濛勇奪女子500米金牌,並打破十分鐘前剛被打破的奧運會紀錄。2010年溫哥華冬奧會周洋在女子1500米的賽場上,在決賽中八名選手出場的情況下,再次奪得一枚金牌並打破世界紀錄。並且在該屆冬奧會上,中國女子短道速滑3000米接力由王濛、周洋、張會、孫琳琳組成,力壓韓國隊,奪得寶貴的一枚金牌。王濛還獲得了女子1000米和500米的金牌,中國女隊包攬2010冬奧會短道速滑女子的全部金牌,這是短道速滑史上唯一一個國家包攬全部奧運金牌的壯舉。
# 5
短道速滑:19世紀80年代起源於加拿大
短道速滑是冬季奧運會項目,比賽場地的大小為30×60米,跑道每圈的長度為111.12米,短道速滑19世紀80年代起源於加拿大,當時加拿大的一些速度滑冰愛好者常到室內冰球場上練習,隨之產生了室內速度滑冰的比賽,20世紀初,這項比賽亦逐漸在歐洲和美洲國家廣泛開展。1992年被列為冬奧會比賽項目。
短道速滑比賽採用淘汰制,以預、次、半決、決賽的比賽方式進行。4-8運動員在一條起跑線上同時起跑出發,站位通過抽籤決定。比賽途中在不違犯規則的前提下運動員可以隨時超越對手。場地周長111.12米,直道寬不小於7米,彎道半徑8米,直道長28.85米。
在速度滑冰(長道)成為一項國際化的運動項目後不久,短道速滑開始在歐洲出現。1889年舉行了第一屆長道速度滑冰世界錦標賽,三年之後,國際滑冰聯盟(ISU)於1892年成立。但是直到二十世紀初期,短道速滑才在北美地區舉行公開的比賽。1906年,美國和加拿大聯合舉辦了短道速滑的國際比賽,1921年開始舉行每年一度的國際短道速滑錦標賽。1920-1940年間,短道速滑在北美地區迅速普及。
1932年冬奧會的組織者甚至把長道速滑改成類似於短道速滑的的形式,其刺激程度也大大增加。1976和1977年舉行了最初的兩屆短道速滑世界錦標賽,但是沒有得到ISU的正式承認。ISU官方承辦的短道速滑錦標賽開始於1978年,但是第一屆ISU短道速滑世界錦標賽直至1981年才在法國的默東舉行。
早在1932年的普萊西德湖冬奧會上就出現了類似與今時短道速滑形式的短道滑冰比賽,當時曾引起一部分短道速滑運動員對短道競賽的形式不滿,因而拒絕參加這種形式的比賽,著名的五枚冬奧金牌得主克勞斯-桑博格就曾不與合作。1988年的卡爾加里冬奧會上設置了短道速滑的10個表演項目,直到1992年阿爾貝維爾冬奧會才正式被設立為比賽項目,此次一亮相就引起了極大的轟動,取得巨大的成功。
在短道速滑成為奧運會項目之前,滑冰運動員已經經常在短道和長道上進行比賽。短道冰場可以終年鋪設,隨時為運動員提供訓練和比賽場地。許多長道滑冰運動員就利用短道冰場練習並改進技術,其中一些人甚至參加短道速滑的比賽。隨著室內長道設施的出現,這種混用兩種賽道的訓練方式逐漸被淘汰。此外,由於短道速滑已經成為冬奧會的正式項目,運動員也不得不專注於短道的訓練,以求在這個項目上獲得成功。
短道速滑項目在1981年被引進入中國。1982年2月在北京首都體育館舉行了第一次全國短道速滑集訓比賽。1983年起被國家體委列為年度全國比賽和全國冬季運動會正式比賽項目。在1987年第六屆全國冬運會上,李金豔超過女子3000米的世界紀錄,給長期在艱苦條件下努力奮鬥的冰雪界帶來了信心和希望。
在1988年加拿大卡爾加里舉行的冬奧會上,短道速滑被列為表演項目。李琰勇奪1000米金牌,並打破1000米、1500米世界紀錄;在1989年世界錦標賽上,郭洪茹獲得3000米第一名,成為冰雪項目時隔26年之後的第一位世界冠軍;李琰在1992年阿爾貝維爾冬奧會獲得女子500米短道速滑銀牌,這是中國短道速滑第一枚奧運獎牌;1995年世界錦標賽,中國隊獲得第一枚集體項目女子3000米接力的金牌;1996年世界錦標賽上,李佳軍在1000米項目上的金牌,使中國在短道速滑項目上獲得了第一個男子世界冠軍。
1997年楊揚在日本長野舉行的世界錦標賽上獲得中國的第一個全能世界冠軍,至2002年世界錦標賽她連續奪取六屆的全能冠軍。2002年,在美國鹽湖城舉行的十九屆冬奧會上,楊揚勇奪500米、1000米兩塊金牌,為中國實現了冬奧會上金牌“零”的突破。2006年第20屆都靈冬奧會上,王濛奪得500米金牌。
2010年溫哥華冬奧會,王濛勇奪女子500米金牌,並打破十分鐘前剛被打破的奧運會紀錄。2010年溫哥華冬奧會周洋在女子1500米的賽場上,在決賽中八名選手出場的情況下,再次奪得一枚金牌並打破世界紀錄。並且在該屆冬奧會上,中國女子短道速滑3000米接力由王濛、周洋、張會、孫琳琳組成,力壓韓國隊,奪得寶貴的一枚金牌。王濛還獲得了女子1000米和500米的金牌,中國女隊包攬2010冬奧會短道速滑女子的全部金牌,這是短道速滑史上唯一一個國家包攬全部奧運金牌的壯舉。
短道速滑是冬季奧運會項目,比賽場地的大小為30×60米,跑道每圈的長度為111.12米,短道速滑19世紀80年代起源於加拿大,當時加拿大的一些速度滑冰愛好者常到室內冰球場上練習,隨之產生了室內速度滑冰的比賽,20世紀初,這項比賽亦逐漸在歐洲和美洲國家廣泛開展。1992年被列為冬奧會比賽項目。
短道速滑比賽採用淘汰制,以預、次、半決、決賽的比賽方式進行。4-8運動員在一條起跑線上同時起跑出發,站位通過抽籤決定。比賽途中在不違犯規則的前提下運動員可以隨時超越對手。場地周長111.12米,直道寬不小於7米,彎道半徑8米,直道長28.85米。
在速度滑冰(長道)成為一項國際化的運動項目後不久,短道速滑開始在歐洲出現。1889年舉行了第一屆長道速度滑冰世界錦標賽,三年之後,國際滑冰聯盟(ISU)於1892年成立。但是直到二十世紀初期,短道速滑才在北美地區舉行公開的比賽。1906年,美國和加拿大聯合舉辦了短道速滑的國際比賽,1921年開始舉行每年一度的國際短道速滑錦標賽。1920-1940年間,短道速滑在北美地區迅速普及。
1932年冬奧會的組織者甚至把長道速滑改成類似於短道速滑的的形式,其刺激程度也大大增加。1976和1977年舉行了最初的兩屆短道速滑世界錦標賽,但是沒有得到ISU的正式承認。ISU官方承辦的短道速滑錦標賽開始於1978年,但是第一屆ISU短道速滑世界錦標賽直至1981年才在法國的默東舉行。
早在1932年的普萊西德湖冬奧會上就出現了類似與今時短道速滑形式的短道滑冰比賽,當時曾引起一部分短道速滑運動員對短道競賽的形式不滿,因而拒絕參加這種形式的比賽,著名的五枚冬奧金牌得主克勞斯-桑博格就曾不與合作。1988年的卡爾加里冬奧會上設置了短道速滑的10個表演項目,直到1992年阿爾貝維爾冬奧會才正式被設立為比賽項目,此次一亮相就引起了極大的轟動,取得巨大的成功。
在短道速滑成為奧運會項目之前,滑冰運動員已經經常在短道和長道上進行比賽。短道冰場可以終年鋪設,隨時為運動員提供訓練和比賽場地。許多長道滑冰運動員就利用短道冰場練習並改進技術,其中一些人甚至參加短道速滑的比賽。隨著室內長道設施的出現,這種混用兩種賽道的訓練方式逐漸被淘汰。此外,由於短道速滑已經成為冬奧會的正式項目,運動員也不得不專注於短道的訓練,以求在這個項目上獲得成功。
短道速滑項目在1981年被引進入中國。1982年2月在北京首都體育館舉行了第一次全國短道速滑集訓比賽。1983年起被國家體委列為年度全國比賽和全國冬季運動會正式比賽項目。在1987年第六屆全國冬運會上,李金豔超過女子3000米的世界紀錄,給長期在艱苦條件下努力奮鬥的冰雪界帶來了信心和希望。
在1988年加拿大卡爾加里舉行的冬奧會上,短道速滑被列為表演項目。李琰勇奪1000米金牌,並打破1000米、1500米世界紀錄;在1989年世界錦標賽上,郭洪茹獲得3000米第一名,成為冰雪項目時隔26年之後的第一位世界冠軍;李琰在1992年阿爾貝維爾冬奧會獲得女子500米短道速滑銀牌,這是中國短道速滑第一枚奧運獎牌;1995年世界錦標賽,中國隊獲得第一枚集體項目女子3000米接力的金牌;1996年世界錦標賽上,李佳軍在1000米項目上的金牌,使中國在短道速滑項目上獲得了第一個男子世界冠軍。
1997年楊揚在日本長野舉行的世界錦標賽上獲得中國的第一個全能世界冠軍,至2002年世界錦標賽她連續奪取六屆的全能冠軍。2002年,在美國鹽湖城舉行的十九屆冬奧會上,楊揚勇奪500米、1000米兩塊金牌,為中國實現了冬奧會上金牌“零”的突破。2006年第20屆都靈冬奧會上,王濛奪得500米金牌。
2010年溫哥華冬奧會,王濛勇奪女子500米金牌,並打破十分鐘前剛被打破的奧運會紀錄。2010年溫哥華冬奧會周洋在女子1500米的賽場上,在決賽中八名選手出場的情況下,再次奪得一枚金牌並打破世界紀錄。並且在該屆冬奧會上,中國女子短道速滑3000米接力由王濛、周洋、張會、孫琳琳組成,力壓韓國隊,奪得寶貴的一枚金牌。王濛還獲得了女子1000米和500米的金牌,中國女隊包攬2010冬奧會短道速滑女子的全部金牌,這是短道速滑史上唯一一個國家包攬全部奧運金牌的壯舉。